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 蓄势(2 / 2)

因为这几年的田径一路奔跑着在向前发展,自然也收获了全国人民对田径前所未有的热情。作为最核心最有分量的短跨项目,自然尤为引人热议。

总局、田管,田径队不断的接触外界,试图用各种理论和分析给外界释放些信号,努力的想降降温,给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减少一分压力。

但事与愿违,在这样整体空前高涨的热情下,不被人们所喜爱的话题,出来即沉没。

没法解释,干脆不再挣扎,全员屏蔽吧。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各个国家队的封闭备战训练开始了。

封闭备战第一项,关于所有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的各项全面体测。

体测结果出来的很快,而一出来,就给了田径队一个小小的打击。

运动员永远无法忽视的问题,心理隐患、生理伤病摆在了眼前。

华夏田径现在看起来整体很强,但是细分析下来,除了短跑,其他项目并不强。多个项目参赛选手连a标满额都达不到。少一个人参加比赛,都是一个位置的空缺,无人可补。更何况,还有很多外界所盛传的优势点、夺牌、夺金点。

其实有些问题在之前就有出来,举国体制的体育制度可不是单单一个形式。从发现问题,体总就已经通过更高层面的沟通,把针对解决问题的各项辅助安排下来。

专家会、研讨会,针对性的如何缓解改善的各类会议也已经开了好多次。时间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下来,有的缓解、解决了,而有的显然并不理想。

现在离奥运会开始越来越近,又是一次集体大动员,针对发现问题的运动员上上下下开动,每一天内,不论是运动员还是需要服务的人都是忙忙碌碌的。

将近一个月,各项数据检测和跟踪服务的结果出来了。乐观的不乐观的,又一次摆在了面前。

根据情况判断的正确决定不难下,但谁也无法去轻易下这个决定。到了这个时候,成绩先不论,单一个赛与不赛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件小事。

为了讨论这些问题,体总、田管牵头田径队并相关人员,在离奥运会开始的一个月前的一天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

会议从一开始,主调就变的有些压抑。

领导发言,指出宏观,话里话外的意思,希望运动员能多克服困难,无论如何也要出场。输赢是一个问题,而参赛与否似乎是更重要的问题。

专家发言,提出事实依据,而他们的意思很简单,我指出问题,可以尽最大努力的帮忙解决问题。但现在时间不够了,到比赛那天,情况不会理想。你们决定干不干。如果比,如何辅助,运动员能否完整比赛不保证,以后如何不保证。

到了田径队这里,一阵沉默。

“先这样吧,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在涉及到的4名运动员……”

主位上,体总竞体司司长沉声道:“老罗,老冯,你们内部再商量一下,但局里的意见,上还是要上的,你们多用心想想办法,克服一下。如果有需要,马上联系,全力解决……”

“小林,老孙,你们留一下!”

领导和专家们先行离开,把领导送到门口又自返回,罗主任这时候已经没心思再管什么繁文缛节了。

会议室里,五个人相对而坐。

林幕坐在位置上,没有发言,就只听着他们的讨论。讨论的问题让林幕感觉有些无味。

问题其实很简单,说是4名运动员,但说到底也只有刘祥一个,另外三人,只要能上场,亮亮相就已经达到了各方要求。本来他们的情况,就不是大家所期待的能拿名次的人。

但刘祥的情况可不一样,奥运卫冕冠军,大满贯得主,12秒87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到了这一步,上不上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考虑。

“小林,你怎么看?”

小十分钟时间,罗主任似乎才发现林幕到现在一直没开口,于是露出了些笑容,问起了林幕。

“罗主任,其实上比赛是必然的了。怎么比才是问题,看老孙和刘祥的想法来决定吧。”林幕摇了摇头,他觉得他没法去给谁提这个建议。

“是啊,上是必须的!”罗主任感叹了一声,这个问题真的不要讨论。田径队几名有夺牌实力的运动员只要不是真的不能跑了,那必须要出现在奥运会上。

再有的问题才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比赛,这才是关键的问题。要么不管伤,能多拼命就多拼命的跑。要么就是亮亮相,完成下出场任务。

但他们没法去判断各种态度对待下的最终结果,如此高的群众呼声,各种商业合同的约束要求。最后所产生的效果,太不确定了。

“没法去判断!”

冯勇这时候轻叹了一声,说道:“先等等吧,还有一个月,多养养看看如何缓解下。到最后看实际情况来决定吧。”

“也只能这样!”罗主任摇了摇头,接着看向了孙平,道:“老孙,你回头和小刘也好好谈谈,放松心态,中心不会给他成绩上的压力。”

“那先这样吧!”

罗主任站起身,奥运会要开始了,他的事情真不少,他现在可不只是田管主任。

“对了,小林,最后一阶段,运动员的情况你也要多注意点。可不能出什么意外了,我这里可受不了再来几下!”

面对罗主任的苦笑之言,林幕很认真的保证道:“放心,罗主任,这一期的强度训练就这几天差不多就结束了。马上就进入调整阶段,出不了问题!”

“小林,我跟着去你那边看下!”

没有结果的一场讨论散场,临走前,余伟立喊住了林幕,两人并肩而行,向着训练场而去。

“有什么看法!”

路上,余伟立问起了林幕,:“咱们私下聊聊,别糊弄我!”

林幕还没说话,余伟立眉毛一挑,率先的打了个话头。

“老余同志,我能说什么?我说的也不管用不是!”林幕笑了笑,摇了摇头,:“行吧,我说说我的看法,不过要是回头有说起,我可不承认。”

“你啊,你现在也是副总教练,你这几年的成绩有目共睹,现在短跑被你带的这么有体系。多插手下其他项目,有什么问题?”余伟立有些没好气的说了一句,说完后也是摇摇头:“行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闲聊。”

“我个人看法,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对比赛的态度,对所有关心运动员们的普通大众的态度。说的再多的为国增光,努力拼搏,体育本身的意义其实还是在群众这里。”

林幕没再推辞,他也想说说,只以一个普通的国民大众的立场来。

他经历过前世的那一天,他有着足够的心理历程。

“现在的情况很不好,无数的国民正报着极大希望等着,无论最后是跑不下来还是亮相一下不跑,结果都不会好。”

“真因为伤不能跑了,情况不会不好吧?”

余伟立听着林幕说的严肃,他有些不确定。

“谁知道他伤好不好?”林幕苦笑着摇摇头,他一个前世的田径迷,直到最后退赛前也没确定的知道过。人最怕的就是给人希望又彻底让人失望。

“运动员上场都是想拼一把的,不到确定时没谁会放弃,我怕的就是这样氛围营造下来,给人太多期望了。最后一旦出现意外,那……”

林幕没再说,就他记忆里的情况,他弥留间所看到的电视画面里现场的情况,极不乐观。

余伟立眉头皱了起来,“没那么严重吧!”

“但愿吧!好了,余指导,我要去安排事情了。我还要训练。不陪你了!”

林幕笑了笑,他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一片看好的气势已经被营造出来了,似乎已经无法改变。

早在去年冬训时他就有意无意的跟孙平提过今年奥运会的事,但是似乎最终也没能改变结果。唯一的不同就是刘祥又破记录了,把他12秒89的记录提到了12秒87。

比赛还是比赛,调整训练还是那样,至于彻底歇下来先养养做些调整训练……

长期处于力量爆发状态,伤病免不了。林幕如果不是强压着合理给运动员安排比赛和训练,手下运动员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有隐患就歇,理疗时时跟着上。这才能保持现在的情况。最近两年,他也很少再有用百科给他们消除伤病。

还是需要些程序流程的,训练比赛的合理,真的很重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