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549.第549章 待选(2 / 2)

杨锐一边这么想,一边将几名未来的长江学者的履历表放到了右边的蓝色盒子里。

他的桌上已有三个盒子,红黄蓝分别对应三个水平的幼牛。

北大的实验室只能招一个人,自然不能选长江学者级的,虽然长江学者在中国科研界已是超出大牪水准的高手了,但选择就是这样子,竞争太激烈的时候,大牪也只能靠边站。

当然那,如果这些人愿意去华锐实验室,杨锐还是愿意开出高薪的。

至于黄色和红色的盒子,差不多都是院士级以上的人物了,区别只在于几个院士,以及是哪个国家的院士。

另外,一些知名大学的讲座教授也被杨锐放在了红色盒子里。

讲座教授是比终身教授好高级的存在,若是顶级大学的讲座教授的话,差不多也是一个领域的最高存在了,指不定哪天一个忽悠,就拿到了诺贝尔奖。

80年代的中国人,出国一路做到讲座教授的并不多,至少比拿到院士头衔的还要少。

杨锐如今已经看到了两个,不禁感慨连连,科研之路之艰难,已经到了不能让人读书的份了。

然而,就现代世界的发展速度,不读30年的书又怎么行。

生物领域还算新兴,算上基础教育,读个十几二十年也就到头了,物理数学再发展下去,或许有一天,学生们读书读到老,还不一定能到前人研究的领域。

这种想法一经出现,竟让杨锐不寒而栗,摇摇头,立即不去瞎想了。

在蓝色盒子即将堆满的时候,杨锐再次看到一个不用查询就知道的名字:李文强。

同样的院士出身,而且至少拿了诸如加拿大院士在内的两三个院士!

“这个人要拿下来。”杨锐这么想着,立即打电话给李章镇,再次吩咐一番,且道:“我又看中几人,预算再改高一些,另外,车再多买一辆。”

“还买车?您都准备了三辆车了。”李章镇在电话里叫起了苦,说:“香港这边办事处就配了一辆车,现在买三辆车运到没几个人的大陆实验室去,感觉很怪呀。还有,我们的预算早就超过了。”

“预算超过就超过了。”杨锐沉吟了一下,问:“香港办事处有怨言吗?”

“有一些吧。”李章镇小声道。

“六个人做这么些事,估计确实是太闲了。这样吧,裁员50%,让他们忙起来就好了。”

李章镇吓了一跳:“裁员?真的裁员?”

“当然是裁员了,他们是辅助部门,辅助部门不能直接帮助主业,还要依靠怨言来影响主业,不裁他们裁谁。”

“但是……但是,香港办事处裁员的话,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完成了,尤其是出去办事,很浪费时间的,像是您现在要买车的话,进入大陆的手续就很繁琐的……”

“那就再招一个没有怨言的年轻人吧,咱们这么小的公司,一定要保证内部和谐,和谐怎么保证呢?一方面,当然是想办法让大家开开心心的,但是,如果不能让大家都开开心心,那就只好把不开心的开除了,就这样吧,记得把车送过来。”杨锐陈述性的描述了自己的决定。

李章镇哑口无言,挂上电话,还不敢相信自己刚才的命令,是看似人畜无害的杨锐做的。

不过,转念一想,李章镇又觉得不错,他常年在大陆和香港之间来回跑,已经感觉到自己对香港办事处的控制力在下降,开掉三个人,再招一个新人的话,四人组成要管理起来,就更方便了。

一周后,经过重重关卡的四辆公爵王,停在了实验室门口,引来无数路人的目光。

当然,主要的目光还是来自被面试的同志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