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1 / 2)





  从府城坐马车到万山村来,这一路上自然不会太好过。

  水路距离近,道路也更平稳,自然是更好的选择。以后往来就很方便了。

  既然确定水路能走,那么除了要修整那一段急流之外,万山村这边,也要建一个码头,方便以后装卸货物。不过码头不需要太大,万山村的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

  一番商定之后,齐老三和齐老费带着石头去了大伯公家,将修筑码头的事报备过去。这种事情,还是村子里出面更合适,毕竟以后这码头整个村子都用得上。

  这一头,其他人自然也散了,只有周敏留了下来。因为唐一彦说有话要说。

  唐一彦喝了一杯酒,打量了一会儿周围的环境,才开口问,“周姑娘,你这山上还有没有空地?”

  “嗯?”周敏有些莫名,“现在空着的倒是不少。”

  “那划一片出来给我如何?”唐一彦说着,指了指邱五爷这个院子,“以后想来需得常来常往,我也在这里建个别院,免得总是叨扰五哥。他虽然不怪我,我自己心里却过意不去。”

  周敏闻言,不由微微一怔。

  以唐家的富贵,为了方便往来在这里建造别院自然很正常,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将旁边的山给买下来,建房子的同时也能像齐家山这样开发出来,种植各种作物,根本不需要挤在这里。

  “唐公子如果需要,我当然是没问题。你看中了哪里,告诉我一声便是。”周敏想了想,还是直接问道,“但你们唐家若是想在这里建别院,自己买一片山下来不是更好?”

  “周姑娘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唐一彦苦笑,“还非要我把实话说出来么?就因为这是你的地盘,我才要建别院。自己买一座山,反倒没意思了。”

  听到他这么说,周敏不由转头看了邱五爷一眼,见他一直低着头,一手在桌上转动酒杯,好像根本没听见两人的对话,就知道他是不想插手此事了。

  她自己低头想了想,好像也有点儿明白了。

  买下一座山修建别院,那是看中了这里。但在齐家山修建别院,跟邱五爷一样,那是因为看重她。

  说白了,万山村的风光并没有好到唐家到这里来修建别院的地步,唐一彦开这个口,是向她释放善意,和表达决心。在这里建房子,就说明他们要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这么一想,周敏不由失笑,“唐公子的意思我大概懂了,只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唐公子这样看重,实在是令我诚惶诚恐。”

  黄金米这块牌子,对于万山村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东西,但对家大业大的唐家来说,想必不算什么。就算将来做大的,也不会成为唐家的支柱生意。既然如此,唐一彦的重视就有点儿太超过了。

  唐一彦转头看了邱五爷一眼,“五哥,你倒是替我说句话啊!”邱五爷这才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点淡淡的笑意,对周敏道,“你别太多心,修建别院,不过是他自己的打算罢了,牵扯不到唐家。”

  周敏脸上露出几分恍然。

  唐一彦这才苦笑道,“唐家家大业大,但子孙也多,僧多粥少,不够分呀!外人看着我们光鲜亮丽,却哪里知道里头的门道?真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闷了一口酒,叹气,“周姑娘看我,文不成武不就,投身朝堂报国是不能了。家里的各种生意又都有人在经营,我这种年轻弟子,熬个二三十年也许才有机会接手。我既没有这样的耐心,也没有这样的野心,只能另谋出路了。”

  周敏明白了。他只要能够自己找到门路,借唐家的势也是允许的。所以这黄金米的生意,说是跟唐家合作,实际上是跟唐一彦合作,只不过唐家会替他撑腰罢了。

  这就是大家族的生存之道,给这些子弟庇护的同时,也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壮大,就算哪一支暂时没落了,也不会影响主体。

  唐一彦开口要在齐家山修建别院,也就是把宝压在他们身上,长期合作的意思。

  想明白了这一点,周敏不由对唐一彦刮目相看。初见的时候感觉他就是个涉世不深的富家子弟,但是生长在那样的人家,自然不可能没有半点过人之处。这份眼力和决断,就很令人佩服。

  就算她已经明白了这些,也仍然为唐一彦的信任而动容。有了这样的态度,以后的合作自然会更加顺畅。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解,“黄金米的生意说小不小,但说大也不大,唐公子当真已经想好了?”

  反复无常可不是生意之道,唐一彦下定决心之后,势必会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边来,以后就真是共同进退,不能随意反悔了。

  唐一彦笑道,“我也不瞒周姑娘,黄金米对我来说的确不是太大的生意,但想来,对周姑娘而言,它也不算什么大生意吧?”

  周敏微微一怔,这才明白,唐一彦想投资的不是黄金米,而是自己。

  她转头往山下看了一眼,脸上也露出了几分自信之色,“不错,整个齐家山的布局规划,目前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而已。黄金米在我的规划之中,的确没有占据太大比重。”

  既然唐一彦都敢拿自己的前程来赌,周敏自然也没有藏拙的意思。

  她站起来,走到院子边缘,能够看到大半个山头的角度,抬手在这一片地方画了一个圈,深吸一口气道,“我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完整的庄园,到时候,周边的数个村子乃至城镇都会成为它辐射的范围,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生计。”

  这听上去有些荒谬,但不管是邱五爷还是唐一彦,都没有反驳。周敏走回来重新坐下,朝唐一彦举杯,“多谢唐公子慧眼垂青,以后就要请你多多关照了。”

  唐一彦同样举杯,一饮而尽。

  坐在一旁的邱五爷忽然开口道,“你们二位就打算这么把我撇下?”

  “五爷如果想加入,我们自然竭诚欢迎。”周敏笑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些事她自己做不到,有了盟友就不一样了。所以原本她只是打算做个小富即安的地主婆,但是现在,这规划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但周敏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它。

  或许花费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不过这样更好,就不用担心达成之后失去目标了。等到几十年后,这个计划成功,她自己也老了,该停下来享福了。

  “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选地方,如何?”唐一彦放下杯子,道。

  于是三人乘着酒兴,在齐家山上转了一圈。不过最后唐一彦还是选了个距离邱五爷的别院不远的地方,“都在一处,往后走动起来方便。这里山好水好,我打算建完之后就将妻子儿女都接过来,到时候有什么事就直接来找五哥帮忙。”

  不过建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虽说当初邱五爷弄得很快,但这个院子也的确不大,而且他冬天不住在这里,保暖防寒的措施也就不怎么需要。但唐一彦打算举家搬过来,自然要建得更大,而且须得细细布置。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

  齐老三和石头直到天黑了才回来,却是大伯公那边留了饭。

  古代的乡村发展速度慢,几十上百年也许都是同一个模样,在周敏开始折腾之前,万山村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习惯了这种慢节奏,几位族老对于即将到来的变化,虽说不是全盘反对,但总归是带着几分忧虑的。

  但是这两年来,村子里的变化他们也看在眼里,日子的确是好过得多。当然更重要的事,这件事唐家也掺和了,就好像已经有权威认证,普通人自然不会去怀疑。

  即便如此,还是千叮咛万嘱咐,好生交代了一番。期间又免不了忆苦思甜,追根讲古,所以耽搁的时间更长。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来各家通知,让都到祠堂门口去,族老们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