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1 / 2)





  齐世云在县衙当差,十里八村的人都很清楚。安大舅听了这个消息,一时又惊又疑,再被齐老费讽刺几句,土豆也没要,就急匆匆的走了。

  不过看样子,也只是向再看看形势,估计以后还会来。

  说到底无非是欺软怕硬,周敏笑了一声,“他不要更好,咱们自己留着。”又对安氏道,“娘也别伤心,你看着吧,咱们家要是立起来了,有的是他们求上门来,恨不得把你供起来的时候。”

  之前她光是觉得安家这种亲戚糟心,但那是建立在他们态度强硬的基础上,就像今天。但安家人都生了一双势利眼,如果知道他们家跟县衙也有关系,背后有人撑腰,这态度估计很快就要变化了。

  至于以后,齐家的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安家这种穷亲戚,识本分的话,哄得安氏高兴了,给点好处也无所谓。

  天地良心,周敏完全是因为安氏好像挺在乎家人,所以才会这么说。

  却不想安氏反倒抬头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就是他们真的把我供着,为的难道会是我这个人?从来你外公外婆就只看重三个儿子,我以前看不开,总想在他们面前挣个脸面,让他们承认我,可他们承认的哪里是我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说安氏有多孺慕孝顺父母,那是笑话。那些冷言冷语,哪一句不让人难受?她没那么大度不计较。

  她之所以在乎娘家,无非是不甘心。身处困顿中时,这种不甘心就表现在她明明知道会被冷嘲热讽,还是忍不住贴过去。但现在安家主动凑过来,她才发现真正能够给自己底气的,其实是现在这个家。

  就算能给足了好处让安家人对自己笑脸相迎,那又如何呢?恐怕他们背地里还会觉得她是个傻子,好哄得很,说几句好话就能够占到便宜。

  一旦想开了,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对任何一个女人而言,娘家应该是给他们撑腰的存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可挂念的?

  安氏之前低着头,着实是因为心灰意冷,而不是因为被大哥骂了伤心。

  不过这次来的只是大舅,还看不出什么来。说不定下次就是外公外婆亲自出场,到时候孝道的大帽子压下来,安氏未必能够扛得住。

  但不管怎么说,她能有这样的觉悟,周敏还是很高兴的。

  改变总是一点点出现的。自从齐老三的病好了,安氏身上那股六神无主的茫然脆弱就都消失了,整个人也显得比周敏刚穿来时沉稳了许多。今年地里收成好,将土豆卖给县衙这笔生意更是令人振奋,所以今天安氏在安大舅面前的表现才会比较强硬。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以后眼界宽了,底气足了,未必不会有更大的改观。

  周敏和齐老三对视了一眼,又安慰了安氏几句,等石头还了牛车回来,一家人便开始准备晚饭。

  齐世云显然很着急,第二天就亲自带了两辆马车过来。这已经是县城里所有能临时抽调出来的马车了,拉两千斤的重物走上半天还是有些吃力,但再加上齐老费家的牛车,应该就没问题了。

  之前因为不好麻烦冬叔编竹筐,所以周敏本来打算将土豆都堆在地窖里。但九叔公过来买土豆的时候看见了,就随口说可以用草绳编成袋子来装。反正土豆个头大,草编的袋子虽然有空隙,也不会漏出来,而且编起来也很快。

  结果老人家在这里忙活了一天,就编出十几条袋子,地窖里的土豆便都按照大小分袋装了。这会儿要搬上车,也是非常方便的,齐世云带着几个车夫,一边过秤一边搬,很快就完事。

  家里本来还煮了饭要留他们吃,但被齐世云拒绝了,“三叔三婶快别忙活了,我这好容易回来一趟,得回一趟家,不然我爹娘非得把我拆了不可。”

  齐老费还经常进城,与儿子团聚一番,但齐世云的娘却是逢年过节才难得见儿子一趟。这一回算是出公差过来,那边少不得也准备了。齐老三和安氏便也没有坚持。

  倒是周敏抽空问齐世云,“世云哥做成了这档子事,到时候免不得要庆功吧?我家养了兔子和鸡,要不要带几只回去?”

  “鸡就算了,兔子给我拿上几只。”齐世云摸着下巴道,“这东西倒是难得见人卖,就当是尝个新鲜了。”

  周敏便让石头去抓了四只兔子,装在笼子里给他带上。

  齐世云看了一眼已经在车上绑好的土豆,点头道,“敏敏你这土豆个头虽然不如上回的,但长得都不错。我前儿去仓库看了明公留下的种子,却是没法与你家种出来的相比。回头你种出来的玉米,若也是这般成色,送到县衙来,哥哥保证替你找到下家,如何?”

  “那就多谢世云哥了。”周敏得了这个保证,自然也十分惊喜。果然背靠官府好办事,哪怕不作奸犯科,来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齐世云来回的阵仗都着实不小,跟来的两个差役还穿着公服,自然又惹得村民们围观了一回,啧啧称奇。等人一走,立刻上齐家来打探,待得知是县衙采买了两千斤土豆,个个都是羡慕不已。

  对小老百姓而言,县太爷那就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最大的大人物了,齐家居然跟这样的大人物有了关系,怎不令人惊讶?

  就是那些因为齐家这段时间出尽风头而有些眼红的人,也都偃旗息鼓了。

  齐老四得知这个消息,沉着脸在家里思量了半晌,还是决定再观察观察。虽然他始终觉得周敏不过好运搭上了齐世云,跟县太爷肯定扯不上什么关系,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说齐世云若是扯着县衙的虎皮,却也是个掣肘。

  还真是好运气,那就暂且先将此事放一放。

  村里耳目灵活的人不少,在一部分人还沉浸在这个消息之中,兀自啧啧称叹的时候,已经有人从中领会到了更多的东西。

  县衙这么大张旗鼓收购土豆,必定有其原因。十里八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个东西,可见目前只有齐家种了。若是这土豆关系到什么大事,岂不是好处都是齐家的?

  于是之后几天,陆陆续续都有人登门,想要再买点儿土豆。虽然量肯定不会多,但或许也能搭着这场东风,顺便赚几个钱花花呢?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我这土豆卖的时候就和县衙签了契书的,不能再卖别家。父老乡亲们的意思我明白,但县衙咱们谁都吃罪不起,只好对不住大家了。”周敏如是说。

  白白走失了一个赚钱的机会,这些人自然扼腕不已。但再想想,县衙将这批土豆提前买走,明显齐家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也就释然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齐家的生活便进入了一段十分平静的时期。

  虽然中途有不少生面孔来打探过土豆的事,但听说都给县衙买走,还签了协议,便偃旗息鼓了。

  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一人那么高了,有一些长得早的,顶端已经含了小小的花苞,正是追肥的关键时期。齐家这会儿倒是不缺少农家肥,盖因养了一窝兔子之后,每天都要吃掉不少草,剩下的草根之类沤在那里,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上好的肥料,再加上猪圈里也能弄出一点,几亩地勉强够用。

  除此之外,因为之前在县衙听说玉米容易倒伏,又让周敏想起来,在施肥之后,还得给玉米上个厢——也就是用泥土在玉米根地下堆出一个土堆,好护住根系,这样在大风之中才能站得更稳。

  这一忙就又是一段时间,等到玉米地侍弄完了,地里其他的出产也陆续该收获了。

  西红柿已经快过季,这会儿藤蔓上只长着寥寥几个青柿子,果实还远比之前的小。辣椒则都红得差不多,可以摘下来晒干储存了。等到要吃的时候,在火上炒脆了弄成粉末就是。

  除此之外,豌豆、蚕豆和大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吃了一些,剩下的渐渐老了,也都要收起来。

  这些东西一收,地也就空出来了。周敏在上头又点了一些萝卜。冬天是吃萝卜的好季节,万山村这里不是很冷,虽然也有落雪,但下雪之前提前将萝卜缨子割回来,正好喂猪,而萝卜埋在地里也不会被冻坏,这会儿种下去正好。

  虽然地的确不大,但忙起来居然也费了不少时间,断断续续弄完了这些,等周敏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七月十五的鬼节了。

  在重视祭祀祖先的古代,七月十五是个大节,不过主要内容只是祭祀,倒是没什么额外的活动,只需要多多的买了纸烛来烧给地下的亲人,免得他们少了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