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鬼儿子们重生第14节(1 / 2)





  半晌,王胜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道:“你牛!老子算是服了!”其他人也都后怕地浑身冷汗,要知道,山林里向来都是有一熊、二猪、三老虎一说,意思就是山林里最可怕的就是遇到狗熊,你根本打不过它们。

  狗熊皮糙肉厚的,有的时候子弹都打不透,而它们速度快的,人是跑不过的,一但被追上,一爪子下去,就是筋断骨折,而我们今天遇到的又是一对儿狗熊,之前,大家心里都在打鼓,都觉得,这次也不知道得有多少人要交代在这了。却没想到,这样戏剧性的转折。

  众人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但是,谁也不敢再继续停留在这里,真的怕狗熊反悔,再杀个回马枪,又因为这次打了不少东西,往回送猎物的都有三波了,已经算是收获颇丰了,这附近的山头该转的也转过了,再远的一般也不会过来骚扰村民,所以也就干脆往回走了,顺道将遇见的野鸡野兔给打了下来。

  我们回到村里的时候,村民们看着我们就跟看民族英雄似的,我身边的王胜利带着头挺胸抬头的往村里走,感觉再在他胸前挂朵大红花,就得误认这是结亲队伍了,那神气的样子,跟在山洞里差点儿吓尿了的,绝对判若两人。

  村长很欣慰的过来拍着王胜利的肩膀,连声说:“好、好、好!”虽然采集队伍还没完事儿,预计还得个四五天,但是,肉却要先分了,因为这肉搁时间长了,就是天再凉快也会不新鲜的,还是分到手腌制起来的好。

  村里的杀猪匠宰杀猎物,老人帮着刮猪毛、扒兔子皮、退鸡毛之类的杂活,弄干净的肉、骨头、内脏开始分别上称,一个会计在桌子上放着一个两米来长的大算盘,手里一个账本,拿着铅笔头快速的记着,偶尔将铅笔别再耳朵后面,啪啦啪啦的打着算盘。

  这会计大约之前是用毛笔的,我看到他总是习惯性的,在耳朵上拿下铅笔的似乎,用舌头舔一下,省的笔干了,写的字倒是挺漂亮的,是规矩的正楷,每项账目也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我得到了不少的肉,甚至还单独得到一角子野猪肉和一副猪内脏做为突出表现的奖励,也是这时候我才知道,不管是什么工作,完事儿的时候,是要互相平分的,偷奸耍滑的一但被大家指出来,就会降分儿,在分配物资的时候,扣除一部分用于奖励工作突出的,甚至会被直接踢出分配名单。

  那个杨赖子是唯一被踢出分配的人,尽管他娘撒泼打把的哭闹也不行,因为,杨赖子虽然报名跟着去了山上,但是,自己要求跟着打松塔,却在王胜利走了之后,就谎称肚子疼跑了,这涉及到分肉的大事儿,人们自然是不会姑息他的,直接就让一个孩子跟在他身后监视,看到他躲懒睡觉就悄悄地回来报告,然后被三队的队长给踢回来了。

  党爱军虽然一直老老实实地跟着干活,但是,之前她弟弟党爱军欠着大队的医药费是划在她的头上的,这次直接开始抹账了,党爱军因为和杨家人并不和,所以很干脆的同意了,杨老太太自然是不愿意的,毕竟党爱军现在嫁到杨家,就是杨家人,怎么可以还娘家债?

  可惜,她说的不算,更何况党爱军抹账用的是自己劳动所得,又不是杨家的,她自己愿意,别人也管不着,杨老太太想要耍横,但是,党爱军又不是真的面团,要不是当初因为在我这儿坏了名声,她都能直接把杨赖子送进大牢里去,那能被杨老太太拿捏?现在,她是什么都不在乎,只要杨老太太敢兹毛,她就敢对磕。

  杨赖子最初的时候,还敢因为她有短处,又失身给他,以为她会怕他,但是,当风声一过,党爱军直接拎着菜刀要砍他,结果一刀把家里的公鸡身首异处的时候,杨赖子看到她就只敢陪着笑脸,平时绕道走,至于他娘能不能打赢党爱军跟他有什么关系?

  第41章

  这肉、骨头和内脏、皮毛, 分过之后肯定是剩下不少的, 这多余出来的, 就可以便宜卖给村民们,你可以选择花钱或者用工分划, 但是, 一般人都是舍不得祸害工分的,因为,等分粮的时候,是按照“人七劳三”的办法分粮的。

  因为是大锅饭时期,政策要求不饿死一个老百姓, 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口粮,那就是说, 只要你家有几口人, 就会给几口人的口粮,但,这些口粮只是基于让你饿不死,想要多吃点儿,那你就得干活,工分就是记录你一年的劳动情况的。

  而分粮的时候, 你拿钱买是没用的, 而一个农民一年工分满分是360分,核算下来最多也就能挣165块钱,这是全年无休的壮劳力得的数,事实上除了少数的几个人, 是没有满分的,而女人一天下来最多只能得8分,这也是为啥当初我把刘三奶奶和小刘奶奶弄来管理托儿所,会被那么多人记恨。

  所以,每家除了分到的肉以外,基本是不会有人买的,我却将骨头和猪皮这些绝对没人要的花了两块钱都给包了,这些东西我打算送去孤儿院,让他们熬汤也算是补营养了,内脏因为好几家抢着买了,我只能放弃。

  打着吴老的旗号,我还买下了半头小猪,只有41斤重,这原本是预留卖给收购站的,孤儿院的账面上肯定是没有这些钱的,其中一大半都是我自己掏腰包买的,村长等人自然也是知道的,大家一商量,干脆好人做到底,将那头小猪的脑袋和四个猪蹄子一起送给了孤儿院,这样一来,孤儿院这个冬天的肉食算是彻底解决了,就是天天煮骨头汤也饿不死那些孩子了。

  在这件事上,不管是村民还是知青们,谁都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善良的地方,这个年代的人,又都很淳朴,再加上看到我除了给孤儿院的掏钱买肉以外,并没有额外买一点儿,就更加不会介意那些全是骨头的猪头和蹄子了。

  大家都觉得,我是那种标准的挣多少花多少,没有算计的人,这次看着要卖给收购站的猪肉没有出手多买,十之八九是把原本带来的钱,花的差不多了。我听到村长媳妇儿跟人嘀咕:“这家里没个女人帮着把钱就是不行。”

  那些老太太跟着直附和可不是咋的。刘三奶奶嗑着瓜子也跟着起哄:“小俞这孩子啥都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看着厉害,心比谁都软,这孤儿院的那一个月工资,估计都得搭回去都不见得够。”

  我有些无奈,我不跟着抢着买,那是因为避嫌,我本身就够惹人眼的了,这要是再买一堆猪肉回家,我估计我就得成唐僧肉,再说,我也没必要占这点儿便宜,我若是想要吃猪肉,就凭我的伸手,去山里打一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还有,这村里每年必须得卖给收购站一些肉,这是规矩,我觉得没必要最后卖给收购站少了,让人说道,本来二道河沟村就不得上面的青眼儿,再被收购站报上去,估计以后有什么好处也别想轮到这个村子了。

  但是,这事儿不能解释,我只能当做不知道。分完肉,各家拎着自家所得都回去打算拉拉馋儿,三胞胎做为村里的一份子,也得了不少的肉,我直接让王立秋骑车把东西送到孤儿院去。很快,村子里弥漫了酸菜和肉的香味儿,王立秋在我烀的肉出锅的时候回来了。

  这里的酸菜炖肉很有特色,肉是一大块儿的扔进酸菜丝里,加上凉水开炖,不放油,将肉炖的用筷子一下就能扎透了,捞出来,在酸菜汤里加佐料,然后把肉片成一片片的扔回去继续炖一会儿,就能吃了,当然,要是有血肠血豆腐之类的放进去,那味道就更好了。

  之前接猪血和鸡血的时候,因为我不会做血肠和血豆腐,那东西做不好就特难吃,所以就没跟那些人那样,拎着桶盆过去接,但是,在我片肉的时候,小刘奶奶家的大儿子给我送来了两大根刚煮好的血肠,刘三奶奶也送过来了一小盆血豆腐。

  王立秋和三胞胎吃的满嘴流油,可是我却觉得这酸菜汤特别好喝,血豆腐也不错,有点儿发黑的血豆腐上撒着葱花和香菜,吃起来有些粘牙,挺粗糙的,但是,配上酸菜汤,一口汤一勺血豆腐,味道挺特别的,三胞胎却都挺喜欢猪肉酸菜里的血肠。

  等山货都收好的时候,这个就是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数,开始分配,剩下的卖给收购站,留下一些预留款之后,就把钱挨家平分,这个山货上,收购站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全凭自愿,不过,家家几乎都是除了留下给自家孩子吃的一小部分以外,都会卖给收购站。

  收购站收的榛子、松子之类的,都得是处理好的,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就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把炕烧的热乎乎的,然后一边唠嗑一边给干果扒皮,我也会在晚上没事儿的时候扒松塔之类,当然,我这就是为了给三胞胎扒出来炒熟了吃,村里挺多人都议论我败家惯孩子。

  这边的事情一结束,就到了一年中的重头戏,分粮。之前应该上交的部分都已经被拉走了,又留出来生产队和备用粮之后,全拉了过来。现在成年人每人每年的粮食基数是450斤,老人和十岁以上的半劳力是每人每年300斤,十岁以下的孩子只有200斤,每年分两次粮,也就是一次分一半,这些粮食是肯定不会让人吃饱的,但是,这是必须给的。剩下的就看你的工分了,干得多,分的粮就多。

  现在地里的作物,一般也就是黍子(打出来的粮食是大黄米)、稻谷、杂豆,更多的就是苞米和高粱,小米和水稻特别少,分到每家的时候,最多也就十来斤,加上一些杂粮,剩余的就用苞米和高粱补齐。

  而工分则是可以分到粮食、豆油和蔬菜,当然,有的仔细的,觉得自己口粮就够吃了,也是可以换成钱的,知青们商量了一下,除了两个男生实在受不得饿,那五个女生都是将工分换成了钱儿,虽然那个叫李海英的,家里不缺钱,并不太想饿着自己,但是,她们在一起吃饭,她也不愿意另外四人占她的便宜。

  李海英的工分并不高,她干活不行,一般都是6——6.5之间,半年总共1102个工分,合计49.59元,我花了50块钱给买了过来,当地的村民却不会卖,因为他们都知道,就算是把工分都换成粮食也是不够吃的。

  另外几个女的看我“高价”买了李海英的工分,也打算卖给我,但是,半年来的接触,谁啥样互相心里都是有数的,我可不愿意以后给自己找麻烦,所以,这四个女的只能卖给大队部,该多钱多钱,一分不会少她们的,当然也不会多就是了。

  我在她们卖给了大队部之后,又买了1000分换了些豆油,这里的人都知道我家做菜费油,而我又很少吃荤油,虽然都咧着嘴觉得我实在败家,但是也都理解。剩下的工分混着之前买李海英的工分,则被我买了粮食和白菜、土豆、地瓜,这样,到明年七月份再次分粮之前,我们爷四个的粮食,是够吃了。

  我不知道工分具体是怎么计算的,因为固定每天给我十个工分,但是,有的家庭之前因为去卫生所拿药或者有事儿请假之类的,竟然还需要自己花一些钱补给大队,不补齐了欠款,口粮就会被扣在生产队。

  杨赖子家里从来没有人到过卫生所开药看病,自然也就不存在欠钱,但是,据说是因为迟到、早退、旷工等,他得往大队交30多块钱,党爱民不同意拿自己的工分给他补差价,让他和他娘领口粮,是自己领自己的,回头也是自己吃自己的。

  真的假的不知道,村里的人说,党爱民从打进了杨家,就自己一个屋,把杨赖子撵去了跟他娘住,扬言要是敢来她这屋,就剁了他的子孙根。吃饭也是各吃各的,平时干活去的时候,就会把门锁上,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在枕头下边放一把菜刀。

  刚开始的时候,杨老太太不信邪,白天的时候,把她的锁头给砸开进去拿了党爱军的粮食,结果,晚上党爱军一回来,二话不说就去鸡圈薅着鸡挨个剁脑袋,最后,老杨太太不仅把粮食补齐还了回来,还赔了锁头钱,才算是让剩下的鸡,幸免于难。

  现在可不是杨老太太当初威胁党爱军的时候了,现在是,杨老太太天天去大队里闹,希望大队帮着管管党爱军,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儿,人党爱军也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怎么管?难道还能强制人家跟你儿子睡一起?

  至于离婚,党爱军并不在乎,只是,党爱军说了:想要离婚就得拿二百块钱来,钱到手,我还不愿意搁你家呆着呢。但是,你要是敢使强的,我就跟你们娘们同归于尽,反正我也没什么怕的了。

  杨老太太无奈,这刁得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党爱军现在就是这又横又不要命的。甚至,娘俩都商量要跟大队借钱把这活阎王打发了,可惜,这钱大队肯定不能借啊。

  第42章

  其实, 我觉得会计已经算是尽量公平的分配粮食了, 但是, 还有很多人不满意,有的人觉得杂粮太多, 尤其是黄豆, 那东西占分量,人还吃不饱,吃多了肠胃也受不了。有的则是觉得给的精粮太少了,别误会,他们不是为了吃, 而是精粮的兑换比例是一斤精粮换三斤粗粮,这样, 要是精粮多, 换完之后,家里不仅能吃饱,兴许还能多一些。

  最后就是柴火了,这就是稻杆和苞米杆之间的选择问题了,大队安人头平均分配之后,有的勤快人家想要在猫冬的时候, 扎些草甸子或者搓些草绳子卖给收购站, 换点儿钱,就会想多要一些稻草,有的人家养着牲畜多,或者不愿意上山总去拾柴的, 那就会想多要一些玉米杆,那就两家调换呗,比例两个人商量就行。

  我是两样都得留,不仅得给大黄娘三个还有鸡、鸭、鹅们垫窝保暖,冬天没有草的时候,还得给它们剁苞米杆然后搀着豆饼之类的东西喂它们,但是,不管是想要什么的,都不会有太大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