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节(1 / 2)





  “昔日出宫的姐妹儿孙满堂,有了牵绊有了顾虑,我们就不去打扰她们了。眼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孤身一人,又无牵无挂,倘若真能为了太子舍身是我等之幸,既能报答娘娘当年的知遇之恩,又能去地下陪伴娘娘。”嬷嬷花白鬓角在微露的晨光中泛着白,而眼中的泪珠却射着光芒。

  “多谢各位。”周贤妃起身郑重地福身一礼。

  嬷嬷福身回礼。

  “嬷嬷可知晓宫中失踪宫女的事情?”周贤妃问道。

  嬷嬷声音有些悲凉,“那些宫女死了,可我们却帮不了她们。我们觉察到她们的死去却促手无策,为此,我们还死掉了一个刚进宫没多久的宫女。我们打算把此事传给太子,不想有人先一步下手了,关了太子。”

  “是谁?”周贤妃的声音异常尖利,她隐隐约约有些猜测。

  “是皇上和那个妖道。”嬷嬷一字一顿道,“那个宫女为了寻找失踪的宫女,顶了别人的名额混进玄门宫。然而她再也没出来过,如同别的失踪的宫女一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她进入玄门宫前,曾与我们约定,如果她无事,定会隔三日在玄门宫送出来的恭桶上传递消息。起初,我们还陆续收到她的消息,突然消息一下子断了,连着一个月都没有消息传出来。我们循着日子查去,才发现她没有消息传出的日子正是皇上到玄门宫的日子,后来我们陆续发现,只要皇上到了玄门宫,进去的那批宫女再也没有见到出来。且玄门宫的食膳每有增加时,必是因有宫女们刚进了玄门宫,但过了几日,玄门宫的食膳又恢复如初。那些宫女死在玄门宫里了。”

  周贤妃阖了阖眼,如果真有宫女犯错,或皇上要打死几个宫女,犯得着专门跑到玄门宫里去处置吗?联系到国师的长生不老之术以及皇上日益年轻的脸庞,周贤妃心中一股恶心劲冲鼻而来,她连连呕了呕。

  嬷嬷了然,怜悯地看着她。

  “他们是不是把那些女子炼成了丹药?然后皇上吃下了这些丹药?”周贤妃心中又一股恶心劲涌上来。

  嬷嬷摇头,“进一步的消息,我们并没有探出来,而且我们并不愿意再让人冒险失了性命。”

  直到肚子里再没食物呕出来,周贤妃才觉得好受些。

  嬷嬷倒了盅茶水给周贤妃涮口。

  周贤妃捏着茶盅道:“我和娘娘的眼得有多瞎呀!”

  嬷嬷却说起另一件事,“贤妃想想法子吧,那九百九十九个女童,太造孽了。”

  周贤妃惊呆,嬷嬷什么时候离去,她也没有发现。她的脑袋中一直在回响:他们会要了九百九十九个个女童的命。

  周贤妃使劲掐着手心,不让自己倒下去,她必须得做点什么。

  陈茂闵几个和武安侯世子商量半晌也没有想出个什么好主意来,只是打算见招撤招。倒是准备撒银子买通几个人见上太子一见,看看太子有何安排。

  陈茂闵领着一双女儿回到家,派去杨阁老府上的人回杨文远没住在杨府,搬去了京郊的一个别院。即使杨文远和杨阁老的关系不甚好,也不至于才回到京中十来日就搬出杨府独居。

  事出反常必为妖。

  陈茂闵眉头深锁。陈书潇道:“杨阁老和杨文远毕竟是亲祖孙,就算有间隙,也不是过是争吵几句,出不了大事。”

  陈茂闵展颜,笑道:“明日见了文远即知。“

  不过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当晚,有人报到杨阁老面前。

  杨阁老听了,冷冷道:“我就是由着远哥儿和姓陈的过于亲近了,才让得他变成这副模样,忤逆犯上。”

  管家试探道:“那老爷的意思……”

  “既然让我们祖孙不合,总得受到惩罚吧,不然我这首辅也太窝囊了。”杨阁老捋着胡须,“若武安侯府的人出面对付永平伯,你说陈家会跟徐小子离心不?”

  “阁老好计策。”管家先小小拍了一记马屁,“他如今可是想着法子往秦 王身边凑。他怕秦 王登位后不会放过他一家,也是个可怜人,之前太子不待见他,没享过太子的好处,反要受他的牵连。如今只要阁老稍稍漏些意思,给他个机会,武安侯不颠颠地为阁老效力。”

  “蠢货!”管家说的正起劲,不想让杨阁老啐了一脸,“老夫啥时候说过要武安侯出面了?就他那两面三刀,见势不妙就出卖人的行径,别事没办成,老夫清誉受损。”

  “是,是,小的是蠢蛋。”管家还作势轻轻拍了脸颊两下。

  “找个机会透个风声出去,就说石淑妃深恶永平伯家的小姑娘。至于原因,你看着办。让夫人跟武安侯的那个小妾隐约其辞,为了讨好淑妃她自然知道怎么做的。”

  管家马上道:“老爷英明。”管家拍了一通马屁,舔着脸道:“永平伯当日入京气势可不小,好几十辆马车,人都说里面装得是金银珠宝。”

  “无知小民的话,你也信?”杨阁老道,“陈茂闵手中能有多少银子。”

  “小的知道,他那点银子在我们老爷眼中不值一提,可小的也是羡慕的。”

  杨阁老踢了管家一脚,“去吧,你那点心思,记住,别给我留了痕迹。”最后一句话,杨阁老说的有些阴森。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4章

  管家作势要滚出去。

  杨阁老突然想起一事, 喝道:“回来。”

  管家应声垂头侍立,听候吩咐。

  “派人去请马侍郎过来。”马侍郎是吏部左侍郎,吏部石尚书的心腹, 实则马侍郎是杨阁老的一个学生,只是无人知道罢了。

  管家候着一会,见杨阁老没有别的话吩咐, 方退了出去。

  子时至,杨阁老的书房仍有烛光。一小厮推门而入, 进门后,侍立在侧, 没有惊动正在低头挥笔急书的杨阁老。

  半晌,杨阁老放下笔。

  那小厮方上前几步,弓身道:“老师。”

  “你来了。”杨阁老瞧着马侍郎的小厮打扮,点点头, “不妨谨慎些。”

  “谨遵老师教诲。”马侍郎恭敬地回道。

  “吴王那边如何?”杨阁老有如此一句,皆因前不久马侍郎被石尚书举荐成了吴王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