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第121节(1 / 2)





  她抬起头看赵音音:“婶婶,一个月给我一百五吧?”

  “凑个整,给你二百,要是需要额外买什么东西就给婶婶写信。”

  京市的消费也高,二百块钱一个月也不算高,赵音音给了伊伊五个月的生活费一千块,领着她去办了存折存起来。

  两人回了家,虽然少了一个孩子,可是家里还有三个呢!短暂几天的不适过去之后,日子还跟之前一样的忙忙活活。

  好在许云海的生意虽然越做越大,可是在家里的时间却多了起来——他现在自然是不必事必躬亲的。倒是赵音音学校的事情越来越多,第二年又升了校长,照顾家里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多亏有你了。”

  赵音音回家已经是九点多了,许云海把小宝从青年队接回来,悠悠也已经九点半准时上床睡觉。她有点歉意地过去靠在许云海身上。

  “在外面吃过了?去泡个澡吧。”

  许云海给妻子脱掉羽绒服:“赵校长现在可是大忙人啊,前两天我有个供货商找过来,我还以为出什么事儿呢,结果是托我跟你讨个人情,想把他们家孩子办到你们十中去。”

  好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有数不清的隐形权利。赵音音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但也不喜欢给关系户办入学,实在是太麻烦。

  “也不是不行……还是得看看他们家孩子啥样,要是差得太多也跟不上。”

  “我岔过去了,”许云海觉得赵音音脖子下面肌肉僵硬,顺手给她捏了捏,“现在可不是计划经济的时候了,我还得求着那些厂长……现在可是市场经济,国产货进口货有的是,倒是他们厂子得给咱们好处,我可不怕得罪他。”

  “咱老厂子里都开不出工资了。”

  赵音音叹口气,多亏当初两口子都从厂子出来了,不然哪供得起这几个孩子?

  伊伊学画光买各种颜料就是个不小的数目,更别提小宝了,睿睿学围棋到处飞也不是个小数目。

  “我寻思着,回头你给李姐家那口子找个活干?当年在大杂院的时候,李姐可没少照应我,咱也该帮一把了。”

  “行,明天我就去办。”

  许云海趁着赵音音不注意,猛地一把抱起她来:“我的大校长,这都到家了,别操心了。”

  第106章

  让后世闻之色变的下岗大潮, 其实在九零年就初露端倪。

  先是整顿银行,然后是清算三角债,众多国有企业纷纷在整顿下现出原型。整个供应链都是习惯先提货后结款, 一旦有一家抵不住,从上游供货到下游销售, 整条链条都开始崩坍。

  最直接的就是, 厂子拿不到订单, 做了的订单拿不到钱。没钱, 自然就开不出工资来,整批整批的工人整日在家放假,只能拿最低的基本工资。

  “十块五毛钱,够干什么的?”

  “厂长,咱厂子啥时候开工啊?”

  大家都想不通, 过去恨不得连轴转的厂子, 怎么说倒下就倒下了呢?有些人还记得, 当初大干特干的时候, 连回家看孩子的功夫都没有,连孩子都是人家小赵领着大家分小组安顿的。

  那么红火的厂子, 现在咋就没活干了呢?这才几年过去?

  “老汪,你得给个说法!”

  “咱厂子钱都哪去了?是不是你都搬家里去了!”

  国营厂的员工腰杆子都很硬气,就算是以前, 有资历的老员工也敢当面叫老汪, 更别提现在只发基本工资的时候了!

  “你出去打听打听,哪个厂子不是这样?咱厂能发基本工资已经算不错,咱市里有多少厂子一分钱都发不出来!机器不开工,拿什么分钱?”

  汪厂长今天本来是偷偷来厂里取公章,没想到被工人看见了。他知道不好, 可惜还是在跑出厂子之前就被堵上了。

  “国家不管吗?”

  “这么多厂子,国家管得过来吗?”

  汪厂长干脆也不走了,他这些日子跑市政府跑了十来趟了,心里头的火气正好现在发出来:“现在全国都是这样,你们问我,我问谁去?”

  大伙儿到底都是城里工人,消息也算是灵通。远处怎么样不知道,可是省城确实也发不出工资来。

  汪厂长咬死了厂里没钱,工人们在门口堵了一上午也就散了。

  “这铁饭碗,咋就突然就端不动了呢。”

  是啊,咋就端不动了呢?

  倒是前些年大家笑话的那些辞职下海的,现在小日子红火得很。还有当初承包了厂里劳动服务公司的许云海,听说云音卖场都开到南方去了!

  当初都住一个大杂院里的人,现在两口子一个当了校长,一个成了大老板。当初笑话两口子从厂里离开的人,现在倒是连菜都快买不起了!

  李巧男人也很久没进厂子了,李巧叫他找个活干,他老实骑上家里的三轮车出去了,可是一天下来也挣不来几个钱。

  “没活啊,”他回来蹲在墙根地下,卷烟也抽不起了,只能自己卷点旱烟抽,“咱市里就这么大,都是厂子。现在大家兜里都没钱,恨不得全靠两条腿,我蹬个三驴子我拉谁去?”

  经济状况恶化是全方位的,不是厂子不发工资就能改行干别的,卖小吃也得有人买。大家都没钱,赚谁的去?

  连云音卖场的销售也惨淡起来,好在许云海早就在南方开了几家分店,把生意重点转移到了南方,一时不会伤筋动骨。

  赵音音拎着东西上门的时候,李巧正唉声叹气地蹲在地上洗大白菜。

  她印象里,李巧做菜手艺一般,但平时喜欢多做几个花样,这样只做萝卜白菜的时候倒是不多。

  “哟,李姐,我来得巧啊,我可挺长时间没吃着你手艺了,”她把路上买的菜放桌上,佯装没看见李巧择的白菜萝卜,“路上看见这豆角不错,还买了点排骨,我就买点。你们小学下班晚,碰不上这新鲜豆角,给我做一口尝尝?”

  她怕李巧不好意思,坐下就开始摘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