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第116节(1 / 2)





  “你周姨真是的, 坐席还特地给咱乐乐带骨头, ”赵音音把骨头收到厨房, 准备明天再给乐乐, “黑背都这样,它是先把个头长起来, 然后再慢慢长肉。再长几个月就好了,它得一岁半才能长成大狗呢!”

  伊伊把画板放在桌子上,又拿了一袋子花卷放在桌子上:“周姨蒸的花卷, 说给咱家拿点。”

  欧老师本来就很喜欢伊伊, 后来赵音音居中保媒拉纤,把周群芳介绍给了欧老师,伊伊去欧老师家简直跟在自己家也没什么区别了。

  “行,放那吧,下次你再去的时候想着拔几棵你姑太姥种的葱给送去, 菠菜也拿点。”

  “我知道了。”

  伊伊从桌子上拿了个苹果啃起来,一边看乐乐坐在客厅地板上,像是等什么似的。

  “咱家乐乐咋这么聪明?它也能数数吗?”

  赵音音摇了摇头:“我问过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她说动物的生物钟比我们精确,它可能是能大致记住时间。”

  或许是因为天天看赵音音拎着悠悠出去玩单杠跳绳,乐乐如今已经无师自通了。每天家里的落地钟七点打响的时候,它就准时上楼赶悠悠下楼。

  座钟响起来了,钟盘上面的小窗口打开,一只布谷鸟出来开始叫,乐乐突然就站起来快速往楼上跑去。

  赵音音跟伊伊一人啃一只苹果,一起扒在沙发背上往楼梯看过去。

  不一会儿,大狗就赶着悠悠下楼了。

  “乐乐!”

  悠悠有点委屈,她是家里最小的已经很多人管了,怎么现在连狗狗也要管她了!

  “妈妈!为什么乐乐也来看着我啊!“

  赵音音看着闺女的小苹果脸,故意逗她:“因为咱们家乐乐是德国牧羊犬啊,它是工作犬,就喜欢牧羊。”

  悠悠的小嘴长成了圈,转身回去拿小手拍乐乐:“你拿我当小羊!”

  乐乐聪明地战略性躲避了一下,几步跑回楼上,又把悠悠的跳绳也叼下来。

  “哈哈哈哈,”伊伊笑过了又安慰妹妹,“它对谁都这样,你看咱们家之前一起去公园溜达的时候,它就非得逼着大家都走在一起才行。在乐乐眼里,咱家都是得操心的小绵羊,谁也没落下。”

  赵音音还没注意到这一点,听伊伊说了这才恍然大悟、之前一家人出门散步,她和许云海、姑姥走在后面,乐乐就一直往前面跑、非得压着几个小孩慢点走。

  “伊伊真棒,”赵音音伸手揉了侄女一把,“观察力太好了。”

  悠悠慢腾腾地下楼,乐乐在她身后叼着她的衣服,一边轻轻地拱她下楼、一边又仿佛怕她摔下去似的。终于把悠悠赶到单杠旁边,又拿头顶着帮她做动作。跳绳的时候,大狗站在小姑娘前面,她使劲儿甩跳绳,一人一狗一起跳。悠悠跳黄了,乐乐还去拱她的手催她快点开始。

  赵音音跟出来了,鼓励闺女:“你看看乐乐对你多好啊,天天陪着你跳绳。”

  晚上的时候,悠悠经常偷偷把乐乐的绳子解开,领它上床搂着睡。全家人都装着不知道,还得刻意躲开她偷狗的时间。

  赵音音去看过一次,悠悠的睡相极差,又是锁喉又是骑着乐乐。赵音音晚上过去看了好几次,乐乐一动不动地配合着悠悠,听见她进来也只是讨好地摇摇尾巴。

  “乖,咱们乐乐带妹妹辛苦了。”

  赵音音揉了揉乐乐的大爪子,轻轻把门带上。第二天特地给乐乐多切了一块牛肉喂给它。

  李婶也懂些养狗,她自嘲:“以前咱这些八旗子弟,除了正事儿啥都会干。我爹爹以前又是养狗抓兔子又是调养八哥的,我们家狗都是我喂。”

  她专门给乐乐和两只小黑猫都做了特制的吃食,乐乐慢慢地长得越来越大,皮毛也光滑起来。两只小猫粗看不胖,伸手一摸都结实得很。

  等到第二年开春的时候,乐乐已经比悠悠重了。悠悠才四十多斤,乐乐已经长到六十斤了。

  不过,六十斤的大狗,还是小主人一拽就走、一推就趴下。能做出的最大的反抗,也只不过是把悠悠的喷水枪咬坏。

  “妈妈,乐乐把我的水枪咬坏了!”

  赵音音一边翻看着拿回来的报纸,一边慢悠悠地问她:“哦,那是谁先动手的呀?是不是你拿喷水枪喷乐乐了?”

  乐乐在一边装无辜,一颗大头伏在前爪上,抬眼看着沙发上的主人们。

  “我就玩一下……”悠悠撅了噘嘴,她也知道自己理亏,走过去摸了摸乐乐的头,“我下次不喷你了。”

  许云海问赵音音:“看什么呢看这么认真?”

  赵音音把报纸递给许云海,指着上面醒目的标题道:“你看,这几年国家发展可真是太快了!”

  1987年4月10日这天,《京市日报》的头版上,加粗加大的标题十分醒目:《如今,京市城里人,平均一天一个鸡蛋》。1

  睿睿探头过来看了一下标题:“婶婶,咱家不也一天至少一个鸡蛋吗?每天早上都叫我们喝牛奶吃鸡蛋……”

  “咱们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睿睿你不记得,伊伊可能还记得。以前你们刚来家里的时候,一开始啥吃的都没有,还是你们婶婶上厂子里给你们争取,才有一个礼拜十个鸡蛋……别看咱一大家子十个鸡蛋不多,那都叫咱家属院里别人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睿睿来到家里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就已经好很多了。

  姑姥接了话茬:“你们这些小孩儿哟,现在都跟在蜜罐里头一样。瞅瞅咱家睿睿,连白菜帮都不爱吃,我们那时候走在道上啊,地上有个苞米粒,那都得麻溜捡起来扔嘴里。”

  “苞米粒?”悠悠瞪大了眼睛,“生的苞米粒吗?”

  “那可不咋的,”姑姥如今年纪也大了,偶尔喜欢讲古,“那几年真是困难啊,地里头减产,还得往上交粮食,把你妈饿得嗷嗷叫唤。那也没办法,不少大人都去吃草根去了。”

  “为什么不捞鱼,不上山打猎呢?”

  姑姥拧了一把睿睿:“那几年闹饥荒可是旱灾!人都没粮食吃了,山上那些玩意也饿死得差不多了。旱灾时候,哪有鱼?河都干了,上哪捞鱼去?”

  睿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是,当时都饿成那样了,要是真的有办法肯定也轮不到我来想了。”

  赵音音有点欣慰地看着睿睿自我反思,拍了他一把:“去玩玩吧,最近是不是有点长高了?去门框那画个道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