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协议婚姻[古穿今]第12节(1 / 2)





  许云海双手接过茶杯:“书记您上次问过我,说我之前推动的那个攻关项目组谁能顶替我的位子,我想了想,就过来给您建议了。”

  “哦?”林书记坐到椅子上,“说来听听。”

  许云海来的路上已经打好了腹稿,说得很顺利。林书记一边听他说,一边点头:“这么说来,小李是领不起这个项目组的任务了?”

  他站起身来走了两步,状似无意地问道:“小李是你的徒弟吧,我听说自打你动了手术,他就没去看过?”

  许云海这件事上是有私心,但是行的却是阳谋。他那个徒弟人品不行,理论知识更不行:“小李平时在人情世故上确实不那么在意,不过张工王工他们也不太计较这些,平时有点小摩擦,笑笑也就过去了。”

  他这话一说出来,林书记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本身也不认识小李,更没有给个小技术员出头的打算。

  “嗯,那就还是定小邹吧。小李这个年轻人,干活来是利索的,既然处事方法不太圆滑,就先去工会培养培养。”

  工会算是坐办公室,不用下厂,可是也有坏处——比起工人和技术岗,每个月的粮本上少了八斤半粗粮和半斤保健油!而且,虽说是坐办公室,可是成天的活计可不少。

  这消息用不了半天,就传遍了整个家属院。大家都看见许云海出门了,也都听说是去找书记,再一联想李向阳这些天的作为,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齐大嫂跟张组长愤愤道:“要我说,这小许早就该去找一找了!手把手带的徒弟,住在一个院子,师父腿不好使了,别说嘘寒问暖了,连水都没给挑过一回!”

  “小许之前不是挺消沉的吗?怎么突然去找厂子里了?”

  张组长也有点奇怪:“我之前还劝过他,不拿出点师父的样子,以后这李向阳还不得翻天。当时他挺无所谓的,怎么到现在就想得开了?”

  齐大嫂抿嘴一乐:“这你有啥想不到的,你想想,那天跟李向阳戗戗起来的是谁?是小赵!谁娶小赵那么漂亮能干个媳妇不得放手心里疼?”

  赵音音撺掇许云海去给李向阳上眼药,的的确确是为了这一家子以后着想。叫大杂院里的人别看轻了许云海,就算是只能坐轮椅,这也是在厂子里头有发言权的人。

  可是没曾想,整个大杂院里跟她关系好的,看见她都一副笑眯眯“我懂”的神态。

  李巧忍不住伸手轻轻推了她一把:“真看不出来,许云海成天闷在屋里头不出来,倒是个疼媳妇的主儿!还没怎么样呢,就急吼吼去告了李向阳一状,这要是碰了你一手指头,他不得找上门去啊?”

  周群芳也有点羡慕,她男人对她不可谓是不好,但在这些小事上却不尽如人意了。她之前被小徐摆了一道,跟她男人说了一遍,才说了两句就听着鼾声震天。

  她叹了口气,对赵音音道:“小许这也算是对得起你了,跟他好好过吧。”

  赵音音赶紧拿话岔过去,回屋白了许云海一眼。

  “行了,现在我可成了什么褒姒、陈圆圆似的人物了!”

  都传成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第14章 试探

  过了霜降,直到立冬,阳山市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才下起来。仿佛要把前面找补回来似的,一下就断断续续地下了好几天。

  十一月十号这天,早上六点多钟就有人爬起来扫雪。

  赵音音听着动静,赶紧披衣服出门,对着搬梯·子上房的小伙子道谢:“哎呀,可谢谢建军了!”

  许云海跟张组长算是同事,赵音音也一直叫齐大嫂为嫂子,但是张组长家大儿子张建军其实也比赵音音小不了几天。赵音音也不好意思叫人家大侄子,只能直呼其名。

  这大雪是夜里头两点多钟下起来的,房顶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不扫的话容易把屋顶压塌了。这会天才微微有点鱼肚白,有人打着手电给照亮。

  “看着点,可别滑了!”

  齐大嫂跟赵音音站在一起,看出来她的尴尬:“没事,各论各的!建军呐,我说你可不许再没那眼力见了,你叫赵姐就完事了。”

  周群芳刚搬来的时候,这小伙子愣管人家叫周姨。搞得齐大嫂也跟着闹了个大红脸。

  赵音音抿嘴乐,这辈分够乱的!

  “没事儿,就算叫姨也行,涨个辈分还不好吗?过年我给包红包!”

  经过上次那事儿,她算是彻底融入这家属院里头了。有话题,能揶揄几句,这关系不就处上了吗?

  院子里头这么折腾,也没谁家睡得着了。大家纷纷起床扫雪,就李向阳家最特殊,只扫自家门口窄窄一条路。

  齐大嫂撇撇嘴:“这大好日子,懒得埋汰他!”

  “今天是啥日子呀?”

  赵音音有点好奇,这不年不节的,算是啥好日子?

  李巧干得热了,把棉手闷子脱下来,指了指她:“太不进步了,小赵!中央开会啊!你家小许头上还扣着帽子呢,你咋不关心呢?”

  平常生活,赵音音还是能跟上的,但是要她一个刚穿过来半年的古人去关心这些,可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她这些日子也听大家说过,大家热切议论着那篇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报道,议论着之后人民日报上的各种交锋。邓同志最终能不能继续主持工作,是每个人都要议论上几句的话题。

  经历过运动的老百姓,比任何人都迫切期盼着生活安定下来。

  院子里头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家家户户都在学英语,再困难也要买个录音机,周群芳学的是《许国璋英语》,院子里的年轻人天天凑在一起听《英语九百句》。

  不过,等到晚上,录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就都变成邓丽君了。

  许家的录音机还是赵淮让秘书送来的,连磁带都准备了几份,贴心得很。有英语,有邓丽君,还有一盘肖邦。

  “今天早上,李姐还说我不关心时事,”赵音音看着崭新的双卡录音机笑道,“这录音机一送过来,我就知道,你肯定没事了。”

  她这个爹,见风使舵是一等一的擅长。

  “这录音机收下吧,后面再看看。”

  许云海一开始对赵淮这老狐狸排斥得不行,现在倒好一些了——毕竟是赵音音的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