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第40节(1 / 2)





  傅元宝无条件附议:“你说得对。”

  桑晓晓终于被逗乐,重新乐意分享小秘密告诉傅元宝:“那我就说。你听好。《春居》是我写的。作者三木就是我的笔名。阳城日报上前段日子每天刊登的长篇小说, 是我课余时间认真写的。”

  她竖起耳细听对面的响动。

  对面陷入了沉默。

  电话是有这点不好。没有面对面,她看不见另一个地方傅元宝的表情, 猜不到对方的心情。只能靠着声音想象一下那明明长得俊朗却每天仗着年轻造作土造型的男人。

  桑晓晓如同羽毛擦拭过一般心痒好奇,同时又细说着:“我和你一天上报纸, 我以为你会关注到那篇小说。结果你什么都不知道。”

  后来她去阳城日报编辑部的事情, 王叔是没跟傅元宝说。

  对面还是沉默。

  桑晓晓不知道傅元宝在想什么,带了点恼怒:“你怎么没点反应啊!”

  对面的傅元宝是真的沉默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他第一次意识到什么叫自作多情徒增尴尬。他第一次的时候以为桑晓晓喜欢他,才会在他面前提《春居》。

  这部小说作为一个见证,他觉得花点钱催稿要首印十本完全没问题, 谁想催到了桑晓晓面前,送书送给了作者本人。

  之前去桑家,看着墙面上贴着报纸。他又一次自作多情, 以为桑家是那么的在意他。他内心有种人上人的自傲,且满心觉得人生春风得意不过如此。

  他傅元宝确实优秀,有人喜欢有人在意, 完全是正常的。

  结果全是他一厢情愿。桑晓晓既不差他这点喜欢,也不差他这点钱。他收到书的时候就知道,阳城出版社这次下印刷厂的首印,数量突破了往期大多数书刊,且是打算印了卖往外地的。

  这次若是卖得真好了,他之前给桑晓晓买的电话机冰箱,以后桑晓晓全能自己买。

  她才多大年纪?刚成年。如果说是从投稿开始算赚钱,她将会算是最成功的万元户。靠着最低廉的成本,用头脑和知识赚取巨大的金额。

  被宠坏的小姑娘突然变成一个优秀到让人钦佩的人,这让傅元宝在一阵沉默中理解起小奶奶。小奶奶看人的眼光确实精准到毒辣。

  “意外。”傅元宝慢悠悠找回自己的声音,应答起桑晓晓的恼怒,“没有想到。”

  一旦代入桑晓晓是三木这位作家,傅元宝很多事就能理解她了。桑晓晓要住傅家,要去图书馆,大概率不是因为他,而是真方便多看些书,也方便回头前往阳城出版社。

  傅家到阳城出版社肯定比从小河村出发近。

  傅元宝想着,或许在桑晓晓心里,他还不如一本书。只不过他能给桑晓晓更多的方便,让桑晓晓看很多的书。所以桑晓晓每一次嫌他,恐怕也是真情实感的嫌。

  她不爱撒谎,连小秘密都藏不住。

  桑晓晓不知道傅元宝心里从天到地的情绪转变。她的小尾巴重新翘起,很骄傲:“你看看,送我那么多书多浪费。”

  傅元宝缓过来后,说话重新恢复原先带着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慢条斯理:“怎么会浪费?我要是知道是你写的书,当然该买一百本。”

  桑晓晓一时间被镇住。

  傅元宝带着点深意:“见着人不就得送一本?别人看不看是一码事,我总归得把书送到位。”

  桑晓晓重复之前的话,语气却从困惑变成了震惊:“你是真钱多了烧吧!”

  傅元宝和桑晓晓分析:“你看。你要是喜欢什么东西,是不是会选择去买?要是格外喜欢的作者,你一定会买书回来。哪怕书写得内容这回没对上你胃口,你或许也会买。是不是?”

  桑晓晓被傅元宝绕进去,顺着傅元宝说的思路想下去,发现有些道理,承认着:“是。”

  傅元宝笑笑:“喜欢就买是支持。要是能用得着,那是你赚了两份喜欢。要是不喜欢,那便是慈善。我多买些,不就是大慈善家。”

  桑晓晓:“……”

  有点道理,又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桑晓晓反应过来:“可你买一百本,我的钱也不会多啊!”

  傅元宝应声:“是不会多。但这世上有不止一个我。大家买的人多了,你就会印刷第二次,第三次。万事都是积少成多的。你靠着文字吃饭,哪怕一本只赚了一块钱,不够你一天吃饭。五千本一万本就不一样了。”

  要是谁都不消费,谁来养活上班打工的人?谁来养活像桑晓晓这样动笔的人?

  桑晓晓彻底被傅元宝说服。

  她很肯定:“你说得对。”

  也就是傅元宝不差买十本百本书的钱。换成桑晓晓的同学们,那大慈善家也是要吃饭的。达才能兼济天下,穷还是自个先养活自己。

  桑晓晓被傅元宝安抚住,畅想新书大卖:“明天肯定我的书会被各种抢。一定卖很好!”

  傅元宝:“嗯。”

  桑晓晓分享完快乐,又多了两条福利待遇,决定结束通话。她和傅元宝道别:“你可以去忙了。我也很忙的。下次接电话,我可不等你半小时。”

  傅元宝都能想象桑晓晓小得意的姿态。

  必然是微抬着下巴,脸上神情骄里娇气,眸子古灵精怪的。

  他答应:“好的,大作家。”

  话里暗藏着轻微戏谑。

  电话挂断,桑晓晓稍收拾一下,洗漱去睡了。

  ……

  周日一到,整个阳城清晨便苏醒。小生意人各个勤奋早起,做起了各种便捷早餐。阳城到处都是白蒙蒙热腾腾的气,有着别的季节没有的舒坦。东升的太阳照亮早餐摊的桌角。随着一碗热馄饨下肚,人喟叹一声,总会觉得日子没白过。

  清风书店今日和往日不同。往日店门口也经常有客人候着,可绝对没有今天多。今个这群人一听说《春居》要开始卖了,恨不得连夜在门口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