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姑母撩人第35节(1 / 2)





  打成婚起,她再没这样笑过,或者是打出生起,莲心记不真切了。她看着韫倩,好像看着她从一只发皱发酸的橘子,变成了颗树下刚采撷的鲜荔枝,挂满了快乐的心事。她不忍打扰,便挪坐到了另一边。

  施兆庵渐渐敛了笑意,转头说起,“小时候,我与桓兄弟一处玩耍,听说过你,你家原与他家有亲,时常往他家里去。”

  “我也听说过你,”韫倩像风吹了荷花,笑容被稍稍拂开,露出底下一些怅然,“京城就这样大,家中又都是为官,转来转去,总是听见过彼此。”

  “可不是?我也常往他家去,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你。”施兆庵遗憾地笑笑。

  说到此节,马车由长街转入个胡同,耳边的喧嚷忽然被风刮在身后。前头有小厮在,韫倩不好再出声,最后望他一眼,放下了帘子,默一阵,遽然抻起腰朝前头吩咐,“慢些赶车,我胃里有些不大爽快,叫这一通颠,益发颠得肚子疼。”

  马车便又缓了几分,施兆庵仍旧贴着车走,听着嘎吱嘎吱的车轮响,伴着他放缓的步调,好像身边的一切都轮为背景,他与她,搁着颠簸的帘子,只感应到两颗心在轻至的黄昏里,渐渐共振。

  夜色温柔,玄月渐满,风烛摇起潺湲的光,倾落在楷书密集的页匪上,使字如蚁行,瞧也瞧不真切。

  连翘又擎着盏银釭走到书案前来,轻劝,“爷,夜深了,仔细伤了眼睛,明儿再看吧。”

  奚桓适才搁下书,踅出案落在榻上,余妈妈忙端着碗刺参蒸蛋进来,“吃了这个,歇会儿好睡。”

  见他端起来,余妈妈咧开牙笑不住,“桓哥,下场的事情你交给姑妈,那头里可都给你打点清楚了?要带些什么可得备齐全了,我听见说下场便封死在那里,吃喝拉撒一贯在里头,入了秋,夜里凉,还该带着褥子被子,可都有了?”

  奚桓闷声应着,两三口吃完,又听人来叫,说奚甯归家来。他忙理了衣裳往那边去,进门拜了大乔,又到榻上拜见奚甯,“父亲夙夜担簦,为朝政辛苦,儿子无以为助,说动了周乾上都察院举劾潘凤。”

  奚甯歪在榻上,使丫头上了茶,拇指摁着额角,眼睛半寐,“你不是说这周乾不屑官场吗?怎么这么轻易就说动了他?”

  “儿子擅作主张,许诺将他引荐给父亲。”

  恰值茶来,奚甯呷了一口,适才驱散些疲倦,提起精神来,“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竟如此青睐他。”

  “是个狂人,”奚桓笑笑,拣了最首的椅子坐下,“性子又直又张扬,羁傲清高,父亲手底下,正缺这样的人。”

  “你倒看好他。”奚甯掸掸补子袍,慢靠回高枕上去,“回头领来我见见,若真是个可用之才,待他殿试考出个名堂来,我自会与吏部商量着安插。”

  “潘懋是吏部尚书,周乾举劾他孙子,父亲还与他商议,可行吗?”

  “你祖父卸甲后,我与他,自然就摆到台面上来了,这点面子他不卖我,皇上也会给我。”言毕,奚甯将谈锋一转,望住奚桓笑,“你若入仕,想要何官职?”

  奚桓挺直腰板,双手垂放膝上,笑如月下的湖面,平静里藏着浩瀚的柔情,铺天盖地,“姑妈自幼教导,天生我材必有用,譬如一棵树,长在路边,能供过往行人乘凉,一株花苗,撒在原野,能为世间增色添彩。儿子不求高官厚禄,天下官职,无不是为君分忧,为民谋利,儿子不论何地、何时为官,哪怕只是派儿子做个小小驿丞,儿子也自当竭力以赴,不敢轻怠。”

  奚甯倍感欣慰,拔座下来,往他肩上拍拍,“你姑妈自幼跟着你姑爷爷读书学道理,可惜她是个女儿,若是男人,必然继你姑爷爷的衣钵,造福一方百姓。你打小听她教导,必也不差,好好考,爹知道你行的,明年春天殿试出来,咱们父子同朝为官,为君效忠,为国效力。这会儿回去歇着,爹换身衣裳,还要与你姑奶奶请安去。”

  灯辉杳杳里,奚桓满怀信心地站起来拜礼,“爹,您还记得应承儿子的事吗?”

  “你小子,”奚甯含笑将他指一指,些微无奈地垂下去,“记得,君子一言,还会哄你不成?只是我倒奇了,这家里,但凡是你要的,什么没有?还跟你老子谈起条件来。”

  奚桓别有深意地笑笑,“有虽有,但还不是儿子的,若要她光明正大的属于儿子,得父亲发话。”

  奚甯不大当回事,摆摆袖,“得了得了,我不管你。只是有件事,你得跑一趟。”

  “什么事儿?”

  “单煜晗这两日就要升任太常寺少卿,于公,你眼瞧着就要入仕为官,也该与这些仕途之人来往来往;于私,他与咱们家有亲,你又最敬重你姑妈,往后他就是你姑父了,你也该着人备些礼送去单府。”

  乍听这话,奚桓的笑意僵在脸上,垂下眼喁着微词,“咱们家与他素无往来,这会子有什么好去的?”

  奚甯不明内因,倒对单煜晗大为赞赏,“我瞧此人倒不错,为官这些年,一向洁身自好,从不结党营私,你与他走动走动,学学他的为人也是好的。况且有亲,终归少不了来往。”

  奚桓想泼口骂,却不敢,闷头耷脑地在他背后探听,“单家来过礼了?”

  科考临近,奚甯也怕他分心,在前头笑,“倒还没有,你打听这些做什么?你姑妈的婚事,还轮不到你一个小辈操心,管好你自己的事儿要紧。”

  这就是他头一桩要紧事,奚桓在后头欲言又止,满腔的话等待着可乘之机,一天接一天,等到了焦金流石的六月。

  倘或奚桓肯抽个空亲自去一趟单家,大概就会知道单府里有多热闹,一头大张旗鼓地筹备聘礼,一头乱着广迎贤客。

  单煜晗荣升太常寺少卿,虽素日少与人往来,也难免有几位同僚祝贺。几位寺丞亲自送了八盒礼,太常寺卿亦送来些东西,少不得还有范贞德亲自送来几件古玩字画。

  满堆豪礼里,单煜晗里头挑拣了一副王献之的字使小厮毕安包好暗里送予潘凤,且嘲,“潘凤最好个风雅,满口里诗书,满肚子金银,实在可笑。这个正合他意,送给他去。”

  正说来,外头小厮又送来两张贴,一张潘凤贺来,单煜晗接了打开,不过是两句恭贺之词,他仍到案上,“我想着送他礼,他想着来贺,倒虑到一处去了。”说毕旋到书案上写贴回他。

  那小厮又呈递一封,“这是奚府里奚大人使人送来的,连并着一条玉带、几样官窑瓷器,一并都收到库里去了,上有礼单,爷请过目。”

  单煜晗忙搁笔,接过来瞧,逐字看来,不禁发笑。毕安在旁,少不得跟着奉承,“爷经营这几年,总算苦尽甘来,您瞧,奚大人也使人送礼来贺。听说如今钟老也要退了,奚大人因在内阁势薄,正要广纳贤才收入门下,这回,大约是想起爷的好处来了。”

  “也不枉我费这一番功夫,”单煜晗将贴摊在案上,拔座起来,在多宝阁前翛然踱步,“明年户部河南清吏司的员外郎要卸任,正缺个人填上去,少不得他奚子贤能想着我。”

  “这是自然,咱们爷博学多才,又是他的亲戚,放着您不提,还想谁去?”

  闻言,单煜晗摇首苦笑一阵,陡然间拂袖,扫落了满案锦色贺贴。春风得意的笑意渐渐在他面上凝结成一抹怅恨,嗓音暗暗地沉下去,“想我侯门之子,自幼苦学,寒冬酷暑,从不敢松懈,无非是为功名出仕,一展抱负,效忠朝廷。不想报国无门,空怀满腔志向,却不得不将心思用于钻营这些旁门左道!”

  说着“啪”一声拍案,险些惊掉毕安的魂儿,见主怨懑难当,他忙低腰宽解,“爷别灰心,眼下不是有出路了吗?只等成了亲,少不得仕途通达。”

  单煜晗撑俯在案上,毕安看不见他的表情,只瞧见他两副肩抖起来,渐渐听见他低沉晦暗的笑,活像地底下钻上来的声音,听得瘆人。

  半日,他松开手反剪在身后,半仰着脸瞧梁上藻井,那些繁脞精美的图案像悬在他头上的网,他倏地嗟叹,“君恩负我、圣学负我,望子贤勿负我。”

  毕安陪着笑脸,半副身子歪在书案上头,“爷,小的可有些不明白了,如今也升任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何苦要去谋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之职?”

  “你哪里懂这些?”单煜晗垂下脸来,笑意文雅,仿佛那抹郁郁不得志的恨意,一泄匆匆,“宁做穷官,不坐穷衙门,别说太常寺少卿,就是太常寺卿,于国之策上,也说不上话,我在太常寺混到死,一生所学,终无用处,还不如到地方做知府来得实在,好歹可在一府之政上大展拳脚。都是六品,那知县与户部主事能一样?进六部,才是通天之路,否则,潘凤也犯不着舞弊徇私为他儿子谋个户部主事的差事。”

  说到那个蠢材,单煜晗牵起唇角,欲笑不笑,不屑之意被投射在烈烈长空。

  长空下,局势悄然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自周乾到都察院举劾潘兴父子舞弊徇私后,都察院以雷霆之势查处了国子监祭酒,迅速整理案录证词,写成疏本上呈内阁,参工部侍郎潘凤以权谋私,结吏部徇情授官。

  疏本摊在次辅潘懋的案上,一干革员皆不敢做声,潘懋抬起一对稀疏的眉,望一望下首案上奋笔疾书的奚甯,撑着扶手起来,蹒跚到他案前,“奚大人,参潘凤的疏本你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