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8章:梁山泺的檄文

第738章:梁山泺的檄文

此时垂拱殿中,内宦人数虽少于朝臣,但在气势内宦是完全压倒一众文官的,在梁师成等人的话音落下,那侍立于殿中东侧一众宦官的眼神如同饿了的狼一般,看着乐天,扫视着群臣

自家的狗就算是犯了错,也要由自己来打,又岂容别人去打。看到徽宗赵佶脸上的怒意,一众官员们在心中毕是在想。但又一想,乐天也不是随便受欺负的主儿,据朝臣们回忆自乐天入仕为官以来,还真未曾在什么人手中吃过亏,想来依乐天的三寸不烂之舌,定然可以脱的干系。

听到赵佶发问,乐天施礼奏道:“启禀陛下,前日杨中官出城,臣进城,臣年少气盛着实是为了争路而起了几句口角,才引得流民对杨中官进行殴打的!”

听到乐天口中这么说话时,一众朝官们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乐天这般说话与承认了罪名有什么两样,难道乐天面对这些宦官们真的是无能为力么?

无论乐天怎么辩解,杨戬与乐天相遇被暴民殴打的事实如铁,其间定少不了乐天的鼓动,这个印像在赵佶心中己经是先入为主,赵佶本想乐天还要花言巧语的为自己辩解一番,却没想到乐天说的话居然与认错没有什么两样,心中也是感到惊讶。

“你主动承认便好!”赵佶原本还听乐天巧舌如簧,没想到这么快就认了,立时意兴阑珊:“大理寺卿通内律,乐天殴打办差中官,证据确凿,该论何罪,且论之!”

大理寺卿宋伯友听到天子召唤,刚要出列奏事,却见那梁师成抢在了前面,再次奏道:“乐天身为侯爷藐视大宋刑统,恃宠生骄、居功自傲,煽动民乱殴打中官,当夺去爵位、罚没家产,放逐出京,永不叙用!”

说话同时,梁师成还用眼狠狠的盯了一眼大理寺卿宋伯友,只吓的宋伯友眼中有畏缩之色,

在梁师成话音落下后,宋伯友忙奏道:“启禀陛下,天子家奴在内为天家内臣,在外则是天家颜面,伤及天家家奴与损伤天家颜面毫无二致,故臣觉的应有重罚。”

王黼是梁师成举荐上位的,而这宋伯友是王黼的党羽,又被王黼举荐到大理寺卿的位置上,自然是畏惧梁师成,虽然这么说要受朝臣人的鄙视,但大腿要抱牢才是最为要紧之事。

虽然一众文臣鄙视宋伯友,但对乐天也很无奈,此刻的乐天在言辞间丝毫没有以前犀利锋锐,仿佛是认了命一般,殿中的朝臣们便是有想替其说话的,也是断的念头;毕竟在天子面前只能讲理,用确凿的证据来说话,但乐天自己也开脱不了,自己这些人又有什么办法。

想至此处,一众朝臣们心中不止是有兔死狐悲的想法,更有太多的无奈,自本朝以来宦官势力渐渐坐大,以至于可以左右天子轮换宰辅,宰辅事事要看宦官面上颜色行事,现下臣子中唯一有圣眷在身,足以与宦官一较高下的乐侯爷竟然也是败的这么迅速,试问这大宋的朝堂真的就这样被宦官长久左右了么?

连乐天都被宦官们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还有谁能找起反对宦官的这面大旗,担当旗手?

至此时,一众宦官们的面容上己经露出胜意的微笑,在朝臣面前趾高气扬之势愈加明显。

“陛下,皇城司亲事官罗元有京东、河北诸路紧急军情呈报陛下,请求觐见!”

就在一众官员等待天子拍板,这时有小黄门进殿禀道。

若按从前之制,诸路呈上来的奏疏还要经过通政司才能呈到天子面前,但赵佶继位后早己置祖宗家法于不顾,特别是下皇城司由郓王掌握,势力渐大,己经开始将触手触及到地言府县,有紧急之事可以由皇城司直接呈到天子面前。

京东、河北诸路近来屡屡发生民变,虽然规模闹的不大,却让天子朝臣与官军烦不胜烦,赵佶在有不悦之色,也不顾及乐天,挥手道:“让那人进来奏事!”

很快罗元进得垂拱殿,叩见施礼,一番礼仪过后才奏道:“陛下,京东巨盗以宋江为首之三十六人,聚数千不法亡命之徒啸聚于梁山泺,屡屡攻击围剿官军,更是杀光了公田所驻梁山泺周围的所有胥吏,更挂出了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口口声声要替天子行道义之事……”

嘭!

赵佶的手掌狠狠拍在了御案前,面色立时变的铁青。

“陛下息怒!”见赵佶动了真火,一众宦官忙躬身劝道。

赵佶眼中几欲喷出火焰来:“朕为天子,一群啸聚山林的巨贼草寇忤逆犯上,也配说代天行事!”

“陛下莫要气坏了身子!”侍候在一旁的梁师成忙道,“区区几个不知死活的草寇罢了,待我大宋天军一到,必能马一功成,将这些乱贼们捉住后千刀万剐!”

这时殿下的罗元又忙奏道:“陛下,微臣这里还收到了他们的檄文!”

“拿来,与朕观看!”听罗元这般说话,赵佶怒道,忽又改了口一指旁这的值殿小黄门:“你去拿来,念与朕听,也让朕与百官听个明白,一群臣贼草寇能说出什么冠冕堂皇的造反理由来!”

那值殿的小黄门忙应了声是,将罗元呈上来的檄文接在手中,张口大声朗读了起来。

“吾本清平盛世之顺民,然自朝中权宦杨戬设立公田所,公田所所伇吏人强

暴虐施,强行括取民田无数,以致寻常百姓朝为豪者幕成乞人,更强纳重赋,纵洪涝灾旱颗粒无收之年亦不能免,吾等百姓为糊命,不得不卖儿卖女以果腹,其后再无忍受惟挖取草根、剥取树皮为食,致使京东、河北诸路饿殍遍地……”

那值殿小黄门扯着如同哑着的小公鸡嗓子大声的读着,殿中朝臣们的面色渐渐凝重起来,赵佶的目光也是渐渐深遂。

这檄文哪里是什么讨伐檄文,明明是一纸控诉书,控诉公田所为害百姓的控诉,这让方才还为杨戬叫冤的宦官们面色立时变的难看起来,而此时一众文臣的面容间却是隐隐现出喜意。

乐天依旧立于丹墀之前,面容上没有任何悲喜,整个人显得似乎心不在焉一般。

读着读着,那小黄门感觉气氛不对,目光四下扫视,特别是看到了梁师成与一众后廷高品宦官面上颜色时,声音戛然而止。

正在听着檄文的赵佶听那值殿小黄门忽住了口,很是不奈的斥道:“接着往下念!”

“是……是!”听到天子不悦,那小黄门再也顾及不了梁师成等人的面色,忙接着念了起来。

“吾辈为于活命,又迫公田所所迫,于无计可施啸聚山林以拒公田所差伇勒索强逼,誓替天行道意为,仗义疏财,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

小黄门的声音继续在垂拱殿内回荡着,其间细数着杨戬主持公田所所犯的十数款大罪,其间主要是横征暴敛,苛捐过甚而致民不聊生,杖杀鲁山县千于百姓,更取公田所银钱为己挥霍,以及党羽专枘跋扈致天下动荡不安,故为自保不得己啸聚山林江湖,实不是不得己而为之。

卧于单架之上的杨戬听到这张檄文上的内容,立时面色惨白,惊的一身冷汗,甚至连身体也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着。令其心惊肉跳的是这张檄文可谓是字字诛心,宋江等人造反的理由句句都站在道义的与正义的高度上,每一条每一字更是与自己有关。

再简单点说,这份檄文就是自保与清君侧,自己无疑就是这被清理的那个主角,自己刚刚凭借着挨打的理由,要将乐天整治倒,这张檄文却又冒了出来,可谓句句都可以将自己钉死在天子面前。

杨戬自是不甘,挣扎着想要从担架上坐起来,口中同时叫道:“陛下,那梁山泺素来是不法匪人躲避官军清剿的匿身之地,一众匪人啸聚于此生变,其意就是反朝廷反我大宋,陛下不可轻信歹人之言呐……”

徽宗赵佶面色铁青,侍立于天子旁边的梁师成面色忽变的苍白起来,杨戬虽然是自己的盟友不假,寻常有人在陛下面前参劾杨戬,自己能替其推脱,然而今日连造反檄文上都提到了杨戬与公田所,事情变的不妙了。

梁师成可以说是半个当事人,而且过问的都是朝堂政事,眼光自然比杨戬要看的更远,此刻梁师成心中想到的事情,自然也比杨戬想的更远更长。

主人养狗,只要主人喜欢这条狗,这条狗偶尔不听话在家里搞搞破坏,主人在训斥两句之后还是会喜欢这条狗,其至这条狗在外人面前耀武扬威的狂吠,主人也会在表面上训斥,而内心中高兴,只是眼前豢养的这条狗己经开始影响到主人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了,这样的狗还会能被主人继续喜欢么?

太监就是天子家里养的狗,赵佶会看着自己祖宗留下来的家业被这样败光么?显然不成。

因为突然来的檄文,使得乐天这个主角被人忽视掉了,就在此时乐天突然向杨戬开口道:“杨中官,你可曾记得你我前日在南薰门外相遇时的情景?”

听到乐天忽的为难自己,杨戬暴怒:“乐小儿,你休要落井下石!”

说完,杨戬便后悔了,若是唤乐天为平舆侯也便罢了,此刻自己急怒之下辱骂乐天为乐小儿,必然会原本不利自己的情况下导致陛下对自己印像不跌……

之前有檄文先入为主,再加上杨戬出口成脏辱骂乐天,天子赵佶是个雅人,立时间厌恶的挑起了眉头,见杨戬想说什么,很是厌恶的摆了摆手,示意其闭嘴,只是将目光投向乐天,命道:“乐天,你接着说下去,前日你与杨戬在南薰门外相遇时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