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章(1 / 2)





  看有没有不合适的,我让人改改。”

  叶老太太这才停住了她的唠叨,然后穿起了这件护理毛皮的斗篷,一穿还挺合适的。

  本来做老太太的衣服,都是从针线上弄来的尺寸,叶四娘还以为老太太生了一场病,会瘦下来,结果还是没变。

  “祖母穿着真合适,祖母,既然这样,我先回去,您要是有什么想要吃的,告诉我,说不定我能做出来呢。”吃的可以,别的东西,像钱之类的,还真是不能给你。

  像老太太这样的,只要心放宽一些,绝对能过的比谁都要,谁敢苛刻她?这可是伯爵府,上头有大理寺和御史们都盯着呢,没有人敢不孝顺,她想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绝对能实现,谁都不敢亏待她,结果她却不知足,偏偏想百尺騀头更进一步,更想着拔尖,又偏心,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就比如叶四娘,也只是明面上的孝顺,心里已经是淡漠了。一个不把你当孙女的祖母,她也没有多少的圣母之心,非要把人当成亲爱的祖母供着。

  出了颐景堂,在半路上被叶六娘给截住了,问道:“你刚才去颐景堂了?”

  叶四娘点头,“我娘给祖母做了一件衣服,我给送过去了。”孝顺的事儿也该让人都知道。不然岂不是太吃亏?

  “那你可真厉害,我现在都不敢去颐景堂,祖母每次都会拉着我的手说‘要是我那七千两银子好在,我就可以给你们都留一份了’,这话说的我都不信,你信不?”

  叶四娘微笑,叶六娘说道:“如今叶三娘可是从祖母生病,一次都没有来看过她,也不知道她后悔没有后悔,听了叶三娘的话,让那七千两打了水漂。”这叶三娘可真是个狠心的,要是老太太对谁最好,那绝对是叶三娘,就是这次出事儿,也是因为叶三娘,结果叶三娘竟然一次都不露面,看看祖母。

  这样的人真让人寒心!

  “你上次提醒我,我跟我娘说了,我娘只听进去一半,结果丢了一千两银子,幸亏她没有和我外

  祖母家说这个‘好事儿’,不然以后我们都回不去外祖母家了。但是,三婶那边就不一定了。”

  “难道三婶还跟姨祖母那边说过这事儿,还投了钱了?”叶四娘问道。

  叶六娘说道:“前一段时间贾家的人都过来闹过,你不知道?”

  “我小舅舅回来了,我去舅舅家的时间就多,可能是错过了。”

  她还真没有听说这事儿,不过自己的丫鬟应该知道,但是付氏肯定觉得这种事儿说出来是污了耳朵,也没有丫鬟主动跟叶四娘说了。

  不过有六娘这个八卦的人,她不愁不知道啊。

  “就前几天,三婶大概是瞒不住了,是那位表婶去了三婶那边,哭天抹泪的,恨不得把三婶的衣裳都给拽下来,说什么家里都没有米下锅了,不给银子就住在这里不走了。虽然是在三房那边发生的事儿,不过这府里可是我们大房的地盘,我就很快知道了,可惜,我不能跑去看去,不然一定很精彩。”

  这六娘,还真是,看热闹不怕戏台高啊。

  叶四娘顺着叶六娘的意思,问道:“那后来三婶把钱给了没有?”

  “不给不行啊,那位表婶说了,今天不给,她就在这里打地铺了,明天就让她几个孩子过来,也跟着打地铺,三婶可是气得不轻,开始还让表婶去唐家要银子去,后来被这位表婶给弄得,只能自己舀出银子了事,三婶还让这表婶,以后不准上他家的门了。都成这样了,你猜那位表婶投进去多少钱?”

  “多少钱?”

  “呵呵,才五十两!五十两啊!”叶六娘忍不住笑了,不知道是笑贾家的表婶这种小抠,还是笑三婶竟然连五十两银子都不想舀出来。

  “怎么贾家如今都穷成这样了?”不然也不会因为五十两而上门闹腾,那是多丢脸的事儿。

  “要是不穷,也不会把三婶嫁过来了。也不知道当时的祖母是怎么想的,她不是最疼的是三叔吗?既然疼他,那就是要给三叔找个名门贵女,最好能帮衬他的,怎么找了贾家这样的?”叶六娘不解的很。这不符合老太太的一贯的行为准则。

  不过叶四娘倒是清楚一些内幕,当年自己的爹考中了进士,贾家的和邱家的人都上门了,无非是想钓到自家爹这个金龟婿。

  而祖母她老人家对自己爹这个二儿子不怎么重视,觉得能娶娘家或者妹妹家的姑娘,至少能帮衬一下娘家或者妹妹家,丝毫没有顾虑到想自家爹这样的新科进士,还是功勋之家出品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岳家,是很难有好的发展前途的。

  反正老太太觉得儿子既然是进士了,那就是已经熬出来了,至少能当官了,帮衬一下自己的娘家和妹妹家,有什么不可以的?

  但是这进士每一科都有两百多人,如果没有好的人脉,绝对只能是被沉没。尤其是他这样家庭出身的,更是需要一个领路人。

  自家的爹爹知道祖母的想法后,他就让他当时的座师给自己想办法,然后有座师做主,娶了当时还是翰林的大舅舅的妹妹,自己的娘付氏。

  就因为这个,老太太就很不待见自己的娘,不过天地君亲师,座师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且当时爹的座师还是很有地位的,虽然现在他老人家已经不在了,全家也都回了老家。

  老太太只能无奈的答应,邱家和贾家帮衬不了了,老太太把怨气都发到了自家娘身上,老是说什么穷翰林家的姑娘。可惜啊,原来的穷翰林,如今是阁老,老太太再也不能为自家娘的出身说事儿了。

  至于三叔和三婶的事儿,完全是他们两个自己看对眼了,老太太没有办法,那时候三叔可是闹腾了很长时间呢,非要去自己的表妹贾氏,老太太疼幺儿,最后只能屈从,何况,贾氏也是她的亲外甥女,从小也是看着长大的,加上自己的爱子乐意,她就同意了。

  这里面涉及到一些**问题,老太太怎么会让他们这些小辈知道呢?叶六娘不清楚,那是很正常的事儿。

  何况,贾氏嫁过来后,老太太也一样疼爱,谁能知道原来老太太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呢?

  现在要是六娘问老太太这话,保证老太太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和她以往的风格不一样啊。

  叶六娘只是有些怀疑,不过她才不会去可以打听这种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呢,八卦就是要新鲜的,为了这个五十两的事儿,叶六娘可是乐了好几天,如今四娘不知道,她又说了一遍,想起来还是很搞笑。作者有话要说:老太太忘不了她那七千两银子啊,如果知道都在四娘的手里,估计要吐出一口老血了!

  ☆、第126章喜讯

  至于叶四娘为什么要打听这些事儿,也是因为她早早的发现了六娘觉得疑惑的地方,所以才暗地里查的。

  叶二娘的公公周大人已经到了京城,他是回京述职的。

  不过因为叶士英提前都和亲家打了招呼,知道他还是想留任的,所以自己在吏部打了招呼。

  他本身就是吏部的人,加上周大人的考绩也都是优,人家又不是要往上升,所以吏部很快就给周大人定了下来。

  而周大人作为叶家的姻亲,自然是要来叶家上门一趟。

  但是对于叶四娘和付氏来说,周大人是男丁,叶二娘的事情也不好当面问,只能等着叶士英和叶承修回来,付氏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叶二娘和外孙子七斤的情况来。

  “二娘和七斤都很好,亲家让我们不要担心,都好着呢,明年女婿要是考过了乡试,就会动身来京城,二娘和七斤都会一起过来的。”

  别的周大人也没有多说,毕竟二娘只是周大人的儿媳妇,付氏也知道只能知道这些了,不过听说明年就能见到二娘他们一家三口了。

  周大人来的快,回去的也快,把事情定下来后,就打道回府,家人都在太安府,回去还能赶到过年。